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专业 >> 机械工程学院 >> 正文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时间:2025-06-21 访问次数:

专业建设成效:

本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江苏省首批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是学校首个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本专业2024年软科排名14/277,位列A档前列,江苏省第1。

Q1:本专业的学习(研究)对象是什么?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是研究各种机械产品从设计、制造、生产过程到运行控制的综合技术学科,其是以机械设计与制造为基础,融入计算机科学、管理科学、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的交叉学科,主要任务是运用先进设计制造技术的理论与方法,解决现代机械工程领域中的复杂技术问题,以实现产品智能化的设计与制造。

Q2: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本专业面向江苏,服务“长三角”乃至全国机械行业,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能在数控制造装备、航空航天装备、智能农业装备等高端装备设计制造领域从事设计制造、产品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Q3:本专业的办学水平如何?

江苏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起源于1916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南京工学院前身)机械科,发展于1960年独立建校设立的3个本科专业中的“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和“农业机械设计与制造”,是江苏大学(原镇江农业机械学院)创始专业,具有百年办学历史,形成从本科到硕士、博士、博士后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另外设有卓越班、“一带一路”中文授课班,来华留学生成建制本、硕、博培养班。

专业是首批国家级特色专业、首批教育部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首批江苏省产教融合品牌专业,是江苏大学第一个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专业,在学校专业体系发展和人才培养中发挥了标杆作用,并在全国地方高校机械类专业建设中形成了示范效应。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拥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百千万工程人才、国家青年千人、973首席科学家等国家、省部级人才近20人,其中“机械制造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被评为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拥有首批教育部现代产业学院(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学院)、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江苏大学工业中心)、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建立了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大工程”理念实践教育教学体系。

本专业依托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有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其中“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科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机械工程”一级学科为江苏省国家重点学科培育点和江苏省优势学科。

Q4:为什么要选择本专业?

机械行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涵盖汽车、航空航天、能源装备、机器人、智能制造等领域,始终是国家战略发展的重点方向。随着“中国制造2025”、新基建等国家战略的实施,我国已处于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产业升级关键节点,迫切需要大量的本专业工程技术人才。

Q5:社会上对本专业存在的认识误区是什么?

社会对本专业的认可度很高,但也存在一些认识误区。比如,认为本专业没有什么科技含量、从事机械行业又苦又脏又累、本专业领域人员思维很“机械”、等等。其实不然,随着机械、电子、信息、材料等方面知识和成果相互渗透、融合和衍生,机械工程涉及很多尖端前沿技术,任何产品都是需要制造出来的,比如神舟飞船、嫦娥登月舱、航空母舰、蛟龙号深海探测器……

Q6:本专业毕业生大致工作区域是哪里?

本专业近三届毕业生,选择在江浙沪等地区就业的占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均超过85%,在北京、天津、广东、重庆等其他大城市就业人数占毕业生总人数的比例均超过10%,充分体现了本专业毕业生服务发达地区、辐射全国的就业优势。

Q7: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哪些行业就业?

本专业毕业生就业主要在机械、汽车、航空航天、能源、电子、材料等行业领域,从事行业领域内的设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的工作。

Q8:本专业的深造途径有哪些?

本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车辆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材料加工工程等方向攻读研究生。本专业设有机械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有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及理论两个二级学科博士点,成绩优秀者可以提前免试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并可申请直博或硕博连读。此外,本专业与美国普渡大学、澳大利亚西澳大学、英国克兰菲尔德大学、法国波尔多大学、法国ESTIA工程师学院等国外高校签订了联合培养协议,可选配优秀学生进行3个月至2年的学习交流,成绩优秀者可进一步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专业咨询人:

王宏宇:13951285682

黄  娟:13815152395

戴峰泽:13861399810


江苏大学      校园全景      江苏省教育厅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      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      中国教育科研网     

咨询电话:0511-88780048

传真号码:0511-88791785

电子邮箱:zsb@ujs.edu.cn

学校地址:江苏省镇江市学府路301号 邮政编码:212013

Copyright @ 2020-2025 版权所有:江苏大学招生办公室

扫一扫查询
分地区咨询QQ群
扫一扫关注
江苏大学本科招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