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建设成效:
江苏省一流专业
Q1:本专业的学习(研究)对象是什么?
医学影像学专业是利用现代化医学影像设备(如X光机、CT、磁共振、超声仪和PET-CT等)探查患者体内的病灶,为临床提供准确诊断信息的重要专业。医学影像学医生是临床诊断的先遣队,操控现代化设备,工作环境清洁卫生,是真正“高大上”的工作。医学影像学专业是一门理论知识性强,实践技能要求高的现代医学和电子信息交融的专业。本专业的主要学习内容及目的如下:① 掌握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电子学等基本理论、基本知识;② 掌握医学影像学范畴内各项技术(包括常规放射学、CT、核磁共振、DSA、超声学、核医学等)及计算机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③ 具有运用各种影像诊断技术进行疾病诊断的能力;④ 熟悉有关放射防护的方针、政策和方法,熟悉相关的医学伦理学;⑤ 了解医学影像学各专业分支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Q2:本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需要,具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和技能、初步的临床及影像能力、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大健康观念和国际视野,具备创新能力、团队协作能力、沟通能力、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和国际视野,能够从事临床医疗和医学科学研究的高素质医学人才。
毕业后经过 5 年左右的学习和岗位锻炼,预期达到以下培养目标:
人文与职业素养:具有健全人格、正确价值观、良好职业素养及社会责任感,敬业爱岗,具备医师职业所必备的同理心、医患沟通能力和合作协调能力,具有保护并促进个体和人群健康的责任意识;
知识素养:掌握广泛的人文社会与行为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具备扎实的生物医学、临床医学和医学影像知识,具备公共卫生相关知识和理念,能够形成较为整体的疾病预防、诊疗及康养的“大健康”观念;
能力素养:具备掌握疾病临床和影像诊断和治疗相关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具备一定的临床及影像科研基础和外语能力,以胜任医疗卫生、医学科研等相关部门的医疗、预防及科研工作,能有效开展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的科普宣讲;
持续发展素养:具有自觉学习意愿和自主学习的能力、终身学习的追求与创新意识,为促进人群健康服务。
Q3:本专业的办学水平如何?
江苏大学医学影像学专业,是江苏大学办学历史悠久、五年制医学学士学位的专业之一,是江苏省一流专业,江苏省医学技术类重点建设专业。
本专业师资力量雄厚,拥有融合十余家附属医院和几十家教学医院的影像医学教学团队;拥有江苏大学影像学与人工智能研究院、镇江市分子影像重点实验室和中-芬联合消化系统先进材料联合实验室等,建立了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理念实践教育教学体系。
本专业依托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与各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通力合作,已形成了从本科到硕士、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
Q4:为什么要选择本专业?
健康是每个人的需求,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本专业是致力于培养具有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现代医学影像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及能力,能在医疗卫生单位从事医学影像诊断、介入放射治疗和医学成像技术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医学高级专门人才,社会需求大。
Q5:社会上对本专业存在的认识误区是什么?
认识误区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多数人认为医学影像专业接触X射线,对人体有损害。但现在由于有先进的防护条件,一般很少会接触射线。况且,医学影像学专业毕业生主要是担任医学影像诊断的医生,不是技师,一般不具体操作仪器。医生主要对仪器拍摄的图片进行研读,发现病灶。
二是很多人印象中觉得影像专业就是拍拍片子,不能直接参与治疗,是医院里的“配角”,这样的观念已然落伍。越来越多新技术的应用比如超声介入、CT介入等,已经直接走进一线临床治疗中。多学科交叉融合成为大趋势,很多影像科医生可以直接参与治疗,成为“主角”。
三是认为目前医患矛盾比较突出。但是从长远看,随着医学的发展和科学知识的普及,患者对医疗能力的合理化预期等认识将有所提高,加上法律法规的逐步健全,医患矛盾会逐渐减少。
Q6:本专业毕业生大致工作区域是哪里?
本专业毕业生,选择在长三角地区就业的占一大半,尤其是江苏省;小部分在其它地区或者生源所在地就业,充分体现了本专业毕业生服务发达地区、辐射全国的就业优势。
Q7: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哪些行业就业?
本专业的毕业生主要在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工作,还有部分在相关医学院校、科研机构工作;另有部分毕业生在飞利浦、联影等影像设备相关企业以及医疗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工作。
Q8:本专业的深造途径有哪些?
本专业的学生可以选择医学影像与核医学、放射诊断学、超声医学、放射治疗学、介入治疗学等方向攻读研究生。本专业设有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成绩优秀者可以提前免试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并可申请直博或硕博连读。此外,本专业近几年的考研升学率保持在40%以上,其中不乏考上北京协和、上海复旦、上海交大、南京大学、南京医科大学等省内外名校的,生源质量得到各高校的认可和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