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办公室
当前位置 > > > > > 正文    
文章信息:【发布时间:2020年06月17日 15时50分23秒 作者: 点击数:
能源与动力工程(储能科学与工程方向)

Q1: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习(研究)对象是什么?

   储能科学与工程的研究对象就是“储能”,即能量的存储。本专业所研究储能主要是指电能的存储,包括压缩空气储能、抽水蓄能、电池、超级电容器、相变储能等在内的各种物理化学储能,并对各种储能技术的原理、储能材料研制、储能设备的设计及制造、储能电池的制备及储能系统设计及运行策略等进行系统地学习和研究,涉及能源动力、物理、化学、材料、电力电气等多学科多领域交叉融合。

Q2: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什么?

致力于培养学生整合思维、工程推理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的专业储备和人文素养,掌握本专业必备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成为能够从事压缩空气储能、抽水蓄能、储能材料制备、电池制备等领域的创新研究、设计开发、工程制造、项目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人才,以适应未来储能产业领域的需求。

Q3: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有哪些?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有: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传热学、叶轮机械原理、材料物理与化学、电化学原理与应用、储能原理等。专业拓展课有:计算流体力学、计算传热学、新能源材料、储能应用技术、储能电池生产技术、储能材料测试技术、储能电池管理系统、电力系统等。

Q4:学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需要具备什么特质?

随着全球能源格局正在发生由依赖传统化石能源向追求清洁高效能源的深刻转变,我国能源结构也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深刻调整。储能产业和储能技术作为新能源发展的核心支撑,储能产业巨大的发展潜力必将导致国内新能源的规模化发展。因此,学习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学生首先要热爱储能科学技术,并勇于挑战和创新。

Q5:在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学习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困难是什么?

由于储能科学与工程作为新兴的、交叉性强的专业,很多课程和知识没有对应的教科书,需要查阅相关的文献、积极参与实践学习。江苏大学拥有储量非常大的藏书和文献,以及非常大的学习空间,供学生自由查阅。另外,江苏大学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国内多家储能企业有着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可供本专业的学生在各类储能技术产教融合校外实践基地进行实践学习。

Q6:江苏大学的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是基于哪些学科建立的?

依托于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学科,联合中科院工程热物理所储能研发中心和本校的能源研究院、理学院、机械学院、电气学院、汽车学院等共建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加强多学科内涵建设,促进储能技术与相关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完善储能技术学科体系。

Q7:现实中有哪些问题需要通过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来解决?

随着全球能源格局正在发生由依赖传统化石能源向追求清洁高效能源的深刻转变,我国能源结构也正经历前所未有的深刻调整。储能产业和储能技术作为新能源发展的核心支撑,覆盖电源侧、电网侧、用户侧、居民侧以及社会化功能性储能设施等多方面需求。压缩空气储能、抽水蓄能和化学储能中存在的低容量、低集成度,以及分布式储能等关键科学问题,各类新型电池、燃料电池、相变储能、相变材料等基础理论问题,都需要本专业掌握足够先进、成熟的储能技术的人才来解决。

Q8: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采用怎样的实践培养模式?

   江苏大学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联合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所、国内多家储能企业等资源,建设储能技术产教融合联合体,汇聚多方力量参与储能技术学科专业建设,构建产教研一体化的协同育人、创新模式。

Q9: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毕业生,主要面向哪些行业就业?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依托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服务于压缩空气储能、抽水蓄能、储能材料、储能电池等产业,围绕实现储能技术大规模应用、降低储能成本、解决储能技术和储能产业发展的经济性问题,大力培养技术研发型和产业应用型人才。毕业生就业主要面向储能行业从事科研、设计、制造、管理等工作。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会选择继续深造。

Q10:本专业有哪些精彩的学科竞赛?
   储能科学与工程专业学生在就读期间可以参加“挑战杯”、“星光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等竞赛。通过对本专业知识系统的学习,结合此类科学竞赛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能力,为将来的就业和科学研究提供更好的知识储备。


本栏目上篇:能源与动力工程(动力机械及智能化方向) 本栏目下篇: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转载信息内容、建立镜像 建议IE8.0, 1024*768 以上分辨率浏览网站
 Copyright @ 2012-2020 版权所有: 江苏大学招生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镇江市学府路301号
电话:0511-88780048 传真:0511-88791785 邮编:212013 邮箱:zsb@ujs.edu.cn